隨著社會發展,市民對香港法治、政治體制和《基本法》爭議有增無減,例如「一帶一路」和「一國兩制」的爭論、「一地兩檢」法理論說、修改立法會《議事規則》違憲辯論、內地及香港在「一國兩制」架構下的權責等等,反映出隨著大眾對自身的公民和《基本法》意識不斷提高,不再只著眼於《基本法》的表面內容,反而更著眼於《基本法》深層次的法理及歷史問題。
原因
自2017年,教育局公布《中學教育課程指引》,其中重點之一是在初中階段撥出共51課時教授《基本法》,當中24課時來自中國歷史科(中史科)課程,而後者約佔該課程三年共100課時的四分之一。
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在2019年出版的《對公職人員和青少年推廣憲法與基本法港澳特區的比較研究》及善德基金會在2020年出版的《和理傾基本法之基本法教育問卷調查》,各研究文章結論出師生面臨著
(1)繁重的工作量,有限的時間和時間問題、
(2)缺乏清晰而實用的指示和培訓及
(3)在教授《基本法》時遇到復雜的法律和政治概念等等。
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在2019年出版的《對公職人員和青少年推廣憲法與基本法港澳特區的比較研究》及善德基金會在2020年出版的《和理傾基本法之基本法教育問卷調查》,各研究文章結論出師生面臨著
(1)繁重的工作量,有限的時間和時間問題、
(2)缺乏清晰而實用的指示和培訓及
(3)在教授《基本法》時遇到復雜的法律和政治概念等等。
目標和遠景
我們的短期目標包括:
- 通過推廣、教育及能力建設,加深社會對法治及《基本法》的認識及實踐;
- 進行有關法治及《基本法》的教育和研究;
- 主力解決及補充現時教師及學生有關法治及憲法教育的問題;
- 提供有關法治的課外材料,發展和提高學生的衝突管理、解決問題和捍衛自己觀點 能力;為社會及學校提供專業、全面和高度可信的法治教育;
- 教育新一代法治精神。